瓦爾地斯 Valdez

瓦爾地斯 Valdez 是位於威廉王子灣的深水港,早在淘金潮之前,這裡就發展了海洋漁業,並設置了漁罐頭工廠。1898開始的淘金潮替瓦爾地斯帶來人潮,未來的十年間無論是金礦或銅礦都在本地蓬勃發展。


瓦爾地斯 Valdez住宿在小木屋


淘金潮結束後,瓦爾地斯港回復其原本的漁港功能,漁業仍然是主要的商業活動。直到1964年的黑色星期五,地震不僅摧毀了安克拉治,隨後的海嘯又摧毀了瓦爾地斯市鎮建築以及海港設施。原址因為損毀嚴重,只好放棄,重新在新址建設全新的市鎮,因此現在看到的瓦爾地斯都是不到四十年的全新建築呢!

阿拉斯加橫貫油管終點站 Trans Alaska Pipeline

阿拉斯加靠近北極海的區域發現石油,開採不是問題,可是開採後的石油運輸則大傷腦筋。因為此地冬季冰封,既不可陸運,也無法海運。最後乾脆建造一條總長1287公里的大油管,北起石油產地普魯道海灣,南迄輸出港瓦爾地斯。這條油管無論是在行經路線、防凍材料、壓力設計、防凍等技術上,無不帶給阿拉斯加另一項尖端科技的人工景觀。

阿拉斯加橫貫油管


阿拉斯加橫貫油管於1977年建造完成,每天可輸送140萬桶原油。同年第一艘裝滿原油的油輪離開瓦爾地斯,從那時開始每個月平均有五十多艘油輪在此裝滿原油,而後前往美國大陸本土的港口。

因著盛產石油,阿拉斯加州不但沒有州稅,每人每年還可領到政府津貼(不過某些市鎮會加收地方稅)。

瓦爾地斯油管終點站是整個系統的中央控制中心,可以完全控制沿途七個加壓站的啟動或停止(全程總共十一個加壓站,目前只有七個在使用),整個輸送系統的反應時間可以在四分鐘內完成。

1989年威廉王子灣發生嚴重的艾克森油輪漏油事件,總共洩漏了1100萬加崙的原油。造成該海域的生物重大傷亡,至今仍難以彌補。該事件百億元的罰款大多用在清除漂浮在該海域原油,以及在海灣沿岸建設生態保護區。

Valdez小漁港



Worthington冰河

理查森公路南端終點城鎮瓦爾地斯 Valdez 之前,右側有一處Worthington冰河,冰河景觀由公路行駛中即可觀賞,停車場在公路右轉處,由此健行約五十公尺;經過小巧的冰河湖,隨即抵達冰河最前端。

Worthington冰河景觀由公路行駛中即可觀賞


鮭魚孵化場Solomon Gulch Hatchery

早在十九世紀末期,瓦爾地斯的海洋漁業就已經蓬勃發展,漁民捕魚不必到汪洋大海,只需要在風平浪靜的威廉王子灣撒網即可。

隨後政府又在本地設置了鮭魚孵化場,大大的提高了鮭魚回到瓦爾地斯港的數量,除了漁民可以在港內安全又輕鬆的補魚之外,連白頭鷹及海鷗都有享用不盡的鮭魚呢!鮭魚孵化場對外開放,並提供自我導覽行程。

在鮭魚孵化場旁,1981另外建設了一座水力發電廠,提供瓦爾地斯及Glennallen電力需求。


Valdez山水風情

沒有留言: